NAPL X 會員等級:會員模型的交乘應用(2)
RFM是經典的會員分析三維度。NAPL分群是RF維度,會員分級就是用會員貢獻度,也就是M: Monetary Value的分群方式。而 NAPL 交乘 會員分級,就是一種RFM的分析方式。

慢慢來,比較快 - 肌力、跑力、跑姿、跑鞋與觸地時間
跑姿的訓練,肌力的鍛鍊也很重要,否則很容易受傷。觸地時間是觀測跑姿的重要指標,但他不是立刻可以改善的。需要慢慢累積課表來鍛鍊。
NAPL X 會員等級:會員模型的交乘應用(2)
RFM是經典的會員分析三維度。NAPL分群是RF維度,會員分級就是用會員貢獻度,也就是M: Monetary Value的分群方式。而 NAPL 交乘 會員分級,就是一種RFM的分析方式。

NAPL x DCIU :會員模型的交乘應用
透過不同模型的交乘,增加單一模型解釋的豐富度,可以讓簡化的模型,增加其更進一步的豐富度,因此可以簡單的 NAPL 模型觀測會員分佈全貌,然後透過 DCIU 交乘來用比較細緻的分群,來做會員溝通操作

「內容電商」到「RMN」,媒體與零售交乘出的新物種
內容即商品、商品即內容。媒體即通路、通路即媒體。在媒體上的零售商品廣告,或是在通路上的零售商品廣告,都屬於某一種型態的RMN。RMN 追求的主要是 Performance,廣告就是要帶來轉換,RMN 就是為了服務零售業的廣告而產生,成為更適合零售業的一種廣告方式。

零售業的AI產業模型:jooii
我們在服務零售業,我們應該要自己發展 AI,做零售業的AI產業模型,而不是只是去使用 Open AI 而已。零售業的產業AI,就是要解決零售產業問題,最核心使命是完成銷售。它應該是 To B 的,不需要會說人話,但要會幫老闆賺錢。

零售業的全通路領域地圖
就跟城市規劃一樣,會員、商品、交易、數據等等都會變成零售業在全通路領域地圖裡的基礎建設,就像每個城市的水廠、電廠、通路、跟公共運輸一樣,然後每個系統建築在這些基礎設施之上運作。
零售業的系統架構,決定了品牌的組織思維方式
傳統的循環是「先分配庫存(門市進貨),再進行銷售(門市銷售)」,而電商的循環是「先進行銷售,再分配庫存」,所以傳統以門市為基礎的庫存分配方式,真的是對的嗎?把電子商務是為一間虛擬門市來分配庫存,真的是好的嗎?

慢慢來,比較快 - 肌力、跑力、跑姿、跑鞋與觸地時間
跑姿的訓練,肌力的鍛鍊也很重要,否則很容易受傷。觸地時間是觀測跑姿的重要指標,但他不是立刻可以改善的。需要慢慢累積課表來鍛鍊。

德國法蘭克福 -慢跑在美因河畔
在德國法蘭克福跑步,跑過美因河畔、老城區、舊石橋、博物館區。

單月破百-路跑的季節來了
這個月的跑量,來到了113公里。 原本照我以為的進度應該是80-90公里之間,結果我想的太天真了,教練這個月排課表,沒有單天低於10公里的。 尤其是我才在月初跑完12.5k的路跑,休息一天,就又跑了10公里。我問教練說,一定要這麼操嗎,他回我說,「那要不半馬不要跑了?」,一個禮拜都跑不完半馬的距離,你還想跑半馬? 我的教練其實沒有什麼幽默感XD 也因為這樣,這個月的TSB model的 Fitness 數值一路飆高。之前還在跟教練討論,training load好像拉不起來,當時他說:「不要急」,原來潛台詞是「You will see」等著瞧。(延伸閱讀:用跑步模型逼自己跑起來 - TSB model) 雖然許多身體數據都往好的方向去,唯有一個數值一直很固執,就是體脂。覺得很奇怪,我都跑成這樣了,體脂聞風不動是啥意思? 之前去做了DNA檢測,回頭去查一下自己的DNA,原來我是脂肪敏感體質,特別容易堆積脂肪,尤其在內臟,所以雖然看起來不胖,但內臟很容易就是包在油裡。

Run#02 - Panasonic 台北城市路跑:跑上新生高架橋
https://youtu.be/_0DCeBhRCVs?si=tMkEIwTf4JK99fkI 今年才開始立志跑步,六月完成人生第一場路跑,9k,雖然用7:30速完賽了,但走走停停,跑的亂七八糟,心律一直爆掉。(延伸閱讀:紀錄人生首場路跑 - 我是怎麼開始跑起來的~) 今年的目標是年底12月,完成半馬,所以在九月報名了第二場路跑,12.5K,作為一個中間的里程碑(milestone)。就算是路跑,也是要切階段驗收。 這次的目標,就是希望可以穩穩完賽。結果論來說,7:00速完賽,自己覺得有進步,至少速度維持得很好,沒有走走停停,一路穩穩的跑到終點,最後一公里還可以加速。 六月以來這三個月,一開始是自己練習,後來跑到有一點不知道在跑什麼,練到不知道怎麼進步,於是8月找了教練。 跑步雖然是一件人人都會的事,感覺簡單,原來也發展出很深的科學方法。教練都會說,先求不傷身體,再講求效果。也就是自己瞎跑,其實蠻容易受傷的(

在日內瓦湖畔遇見永恆的Freddie(Queen)
今天造訪蒙特勒(Montreux) ,是瑞士一個在日內瓦湖畔的城市,主要去看 Queen 的主唱 Freddie,一個望著日內瓦湖的 Freddie 雕像。 實在很難把華麗的 Freddie,跟充滿生活感的蒙特勒放在一起。 但當你真的到了這個城市,在這裡過個幾天,這個城市似乎就在告訴你,人生就應該怎麼過。 我想 Freddie 當時也是這麼感受的。 在當時大約1978年,Freddie 與 Queen 已經是一個紅遍全球的樂團,唱片大賣、單曲蟬聯排行版,聲譽鼎盛,樂團成員正享受成名的滋味,在那個時候, Freddie 來到了蒙特勒,一個充滿魅力的城市,結果,在他經過了10年的瘋狂而喧囂的成名之路後,他在這裡,感受到了另一種寧靜的震撼,深深觸動了他。 呼吸著蒙特勒的空氣、曬著蒙特勒的陽光,看著的日內瓦湖,蒙特勒這個城市,安安靜靜的,卻確確實實的改變了他心裡的某些東西。於是 Queen 在蒙特勒買下了一個錄音室(Mountain Studio) ,並在這個城市住了下來。

歌德之家(歌德故居) Goethe-Haus - 德國法蘭克福
歌德之家在靠近聖保羅教堂附近,對面的一條巷子轉進去。一開始我們還找了一下入口,看到google map上的位置是歌德之家沒有錯,門口還有多人在拍照,但大門沒有開門,懷疑是不是今天休館?(我們去的時候是禮拜一,的確很多店休息) 後來才發現,歌德之家的入口,是在面對歌德之家左手邊的DRM(Deutsches Romantik-Museum) 推進門就會看到售票處,門票大人要10歐,可以參觀樓上的博物館、以及歌德之家。 賣票的大叔告訴我們,可以拍照但不可以錄影,建議包包要放在寄物櫃裡。售票處的兩旁都有寄物櫃,需要投1歐作為押金,但別擔心,使用後他會退還給你。結果我們沒有零錢,還跑去找剛剛的售票大叔,換了錢。 有兩處可以參觀,博物館的話從售票處正後方的樓梯走上去。歌德之家的話,從庭園的側門走過去。 博物館入口的樓梯,緊連歌德故居的老牆壁,看起來就很好拍,請千萬不要被那面牆耽擱太久,拐個彎,才是真正的網紅拍照景點。 這個博物館設計的非常精緻,無論動線、展覽內容、互動、甚至整個博物館本身的室內設計,感覺都非常值得一看。雖然,都是德文看不懂。所以只能感覺。 博物館非常的現代,而歌德之家

德國法蘭克福入境、機場、機場交通、以及市內交通、跨國火車
德國法蘭克福的市內交通攻略,以及如何坐跨區、跨國火車。同時介紹德國法蘭克福旅遊必下載的兩個APP:RMVGo 與 DB APP

天鵝叉燒酥-文華東方的雅閣餐廳-連續四年米其林一星的粵式餐廳
雅閣,位於東方文華酒店三樓,連續第五年榮獲米其林一星。道地的粵式料理與港式點心,典雅高級的用餐環境。

我看他覺得帥,你看他覺得傻
我們在意別人的眼光,為了名字的評價,而不是為了自己。我們每天努力扮演的人生,到底是為了名聲(Reputation)或是是否有過足夠的努力,來真正瞭解名字後面真正的自己?(Reflection)

Marc Andreessen 的訪談:工程師改變世界
文章筆記 這一篇訪談,是住在台灣的 Ben Thompson與A16Z的 Marc Andreesen 的對話。內容很長,談及了非常多的事情,其實文章出來很久了,也很多人分享過,近日工作實在太忙了,趁著週末有點時間,把我自己的感想寫一寫。 首先,網路改變了媒體的型態,讓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聲,每個人都有機會帶來影響力,無論談及的內容是否正確,影響力或擴散力來自於內容的渲染力。財經網紅變成產業專家、社群網紅變成電商達人,講的都比真正的產業內部人還懂產業的樣子,但可能其實他們都沒有真正在經營一個企業。 也不能說這些內容都是錯的,只是有時候我們在產業內做事,看到的問題複雜很多,解決問題的答案很難簡單說。但媒體需要簡單的問題、簡單的答案、太複雜的東西通常很難有按讚數。 有時候外面到人講的頭頭是道,我們內部的人,實際每天看到數字的人卻又不能胡說八道。所以在產業內時很多話不能說,要練習把話說精準,又要把話說精彩,覺得累,常常乾脆不說了。 然後他談到了工程師,工程師改變世界。 我自己小時候,爺爺爸爸媽媽都是工程師,家裡都是工程師,所以自然就變成了工程師。記得小時候拆玩具拆音響的故事,大概都是